15387304549
当前位置:巴陵生活通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人在岳阳

老岳阳的印记,详细地告诉你岳阳古城每条街道的来历

2015/11/7 11:54:34

浏览量:1.73万

●洞庭路

民国前,自南门吊桥至西门岳阳楼,中间为黄土岭阻隔。1931年1月岳阳县各界与驻军筹措银洋5000块,将岭挖低,改建为街道,并命名为洞庭路,长约600多米。1958年将路扩宽至15-18米,坡度下降两米多,此后又多次整修。街北有素有湘北学府的岳阳一中,街西有闻名中外的岳阳楼。1964年,洞庭路向南北两边延伸,向南直至南津港木材公司大门前,向北延伸至北门渡口,统称为洞庭路,此段路是当时岳阳县城的一条最主要和最繁华的街道。

●街河口街

位于南正街十字路口西,因其西街口与洞庭湖相连,而郡人俗称湖为河,故将此处称为街河口,意即街口与河相连的地方。久之,街河口也就成为街的名称。街分上下街,全长110多米,宽6米。成于宋元时期,自古以来,街河口还是当时岳阳的主要贸易码头。街两边商店密布,曾经是岳阳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。

●巴陵西路

此路原名汴河园。明洪武四年(1371),大将军徐达重修岳州城墙,并开掘护城河,以护卫城池。护城河自北门九华山起,绕东南至岳州城南门吊桥下。岳阳俚语称绕城而过为便(伴)城而过,故护城河被称为便河,后被改称汴河。乾隆年间,护城河干涸淤塞,被辟为岳州府学义田。民国后被辟为菜园,故被称为汴河园。1982年汴河园吊桥段被填平建成巴陵西路,长617米,宽35米。路北一段建成仿古建筑的庙前街集贸市场。

●梅溪桥街

明朝时,在竹荫街与观音阁街南面有条直街,叫穆家塘街,街旁有条小溪,流入太子庙外南湖。溪宽丈余,两边行人来往不便。住在此街的杨梅溪老人捐资在溪上修建一座石桥。人们为纪念他,便将此桥命名为梅溪桥。后来穆家塘街向南延伸至今铁路洞口处,人们便将此街改称为梅溪桥街,长354米,宽5米。

●天岳山街

街因天岳山而得名。天岳山是古时岳州城南门外最高的山,从洞庭湖中远眺天岳山,云雾缭绕,峰高接天。古时,称高大的山为“岳”,故此山被称为天岳山。后因山的主体部分崩塌于洞庭湖中,仅余东南小部分山坡。明初,山北坡被扩建为天岳山街,那时天岳山街又被称为前街与后街,前街即为今天岳山街,长100多米,宽7米。街的东南面曾建有岳阳最早的电影院,名叫岳阳县东方红电影院,成立岳阳市后改名为天岳山电影院。

●洞庭庙巷

洞庭庙巷在万寿宫巷南,长170多米。靠湖边未建房屋,仅东面向湖处建有一长溜房屋,实际上也是条半边街,因面向洞庭湖,故人们又称其为洞庭巷,巷因洞庭庙得名。洞庭庙古建,祀奉洞庭龙王。明清时,洞庭庙又是衡宝会馆、辰州会馆所在地,也是鱼行(洞庭会)与水运(三圣宫会)两个行会所在地,蕴含着丰富的会馆文化。

●鲁班巷

在乾明寺街南,巷因鲁班庙而得名,建于清初,是当时城区泥木工人居住的地方,建有其行业祖师鲁班庙。每逢农历六月十三日,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,祭奠鲁班先师。20世60年代,因修建工厂,此巷被拆除,仅余小部分房屋。2001年,修集贸市场与商品房时,余下房屋也被拆除,但小巷形态依旧留存。

●印山巷

因印山而得名。相传乾隆皇帝来岳州时,在全妃巷(今先锋路)喝醉酒后,欲抄近路至乾明寺,乃从此巷登山越岭,不慎将个人金印掉于山上,故郡人将此山称为印山。清时尚未成巷。民国时期,一些饮食业摊贩与菜农居住此地,后逐渐形成小巷,巷成S形,长400多米,宽3米。巷内建有一所旭日小学。以旭日小学为界,1954年岳阳铁路地区在山南新修一片家属区,故被称为新印山。山北仍为荒山菜地,被称为老印山,60年代后也建成新的街巷。

●塔前街

明初,天岳山街以南至全妃巷口,逐渐形成街道,因在此街以西,建有一大一小两座砖塔,故人们将二塔之前的这条街称为塔前街,街长320多米,宽5米。后来人们又将其分为大、小塔前街。大塔前街即慈氏塔前的那段街道,自乾明寺路口至全妃巷路口;小塔前街即今羊叉街,因此段街道与天岳山及油榨岭巷形成三岔路口状,似羊角叉,故又称羊叉(岔)街。清末时,在街东曾建有美国教会开办的普济医院(建国后为岳阳县人民医院,今市二医院老院)与基督教堂。

●芋头田街

古时,此处为一片种有芋头的水田。清末,在连接梅溪桥街处建有房屋,形成30多米长的街道,故人称芋头田街。解放后,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,种芋头的水田与池塘被填平,建设成为新的街道,全长140米,宽5米。

●乾明寺巷

因乾明寺而得名。乾明寺为佛教寺庙,五代时建,又名乾元寺。明初,在寺西建有巴陵县学,称县学宫。因寺庙与县学的兴建,来往香客与童生络绎不绝。一些贩卖小吃与纸钱香火的摊贩来此叫卖,并在此筑屋居住,逐渐形成街巷,初名南官街,后改名乾明寺街,今称乾坤明寺巷,长435米,宽6米。街南建有美国教会办的贞信女中(今岳阳市三中)。

●三教坊巷

古巷名。明初,巷内设有从事礼乐的教坊,并设有教坊司。那时,此巷有三个出口,西南出口正对乾明寺街,西北出口正对玉清观街口,另一出口正对旧县前街(今竹荫街),故名三教坊。明弘治年间,在面对乾明寺街道的巷口处建有一石碑坊,为崇尚教育,时任知府吴节遂将此牌坊命名为崇教坊,巷也改名为崇教坊巷。但后人仍习惯将其称为三教坊巷,巷长140米,宽3米。

●炮台山路

炮台山原为一小山岭,清康熙十三年(1674),藩王吴三桂部将吴应麒攻占岳州城,曾在金鹗山与此山设炮台,架设大炮,与驻守凤凰山(今北港附近)的清军展开激烈的炮战,故此山被称为炮台山。1964年中共岳阳地委与专署机关迁来此处,后逐渐形成街巷,故被命名为炮台山路,长263米,宽11米。

●东茅岭路

东茅岭古时为荒山野岭,因岭上长满了茅草,又因其位于古城以东,故名东茅岭。1964年岳阳地委、专署机关迁来此处的炮台山后,其他地直机关、学校、医院、书店、影剧院陆续建成,此处也建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,取名岳东路,后改名东茅岭路。西自德胜南路起,东至五里牌转盘止,全长1052米,宽35米。

●螺丝港巷

螺丝港原是南湖的一个港湾,形似喇叭状,湖水由南至北一直顶托至东茅岭下。因港湾布满钉螺,故名螺丝港。原来南北向的小港今已建设成德胜南路。而在立交桥东北方向的那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则被命名为螺丝港巷,长300多米,宽4米。

●玉清观巷

古时,此处设有道教寺庙玉清观,清末民初时形成街巷,遂名玉清观巷,长76米,宽3米。现为一居民小区。巷内靠乾明寺街处有一古井,名玉清观井,是城区现存的四口古井之一。民国初期,城区商学界曾将巷内的天王庙改为戏园,供巴陵戏班演出,戏班与戏园均取名为“岳阳商办岳舞台”。

●大鄢家冲巷

古巷名,清《光绪巴陵县志》即岳阳县志城池卷载有此巷。巷长223米,宽6米。1921年12月,毛泽东来岳阳,在巷口与吕仙亭街交汇的岳阳车站铁路工人居住的“广东大院”,发展了岳阳县城最早的共产党员陆汉湖。翌年8月,毛泽东派郭亮来岳州领导工人运动,在广东大院的下方创办了岳州车站工人文化补习夜校。

●德胜路上世纪60年代初,此地为岳阳县五里公社德胜大队地域,因在东茅岭以北有村名德胜门,故路被命名为德胜路。20世纪60年代后期,先修建北段路面,北自京广铁路桥洞处起,南至东茅岭路,长240米,宽8米。80年代后,又修建南段路面,命名为南路,长600米,宽24米。90年代后,两段路统称为德胜路,北段改为德胜北路,南段改为德胜南路,路面也加以扩宽。

15387304549
  • Q Q:
  • 微信: blshtwx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4 “巴陵生活通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湘ICP备18003118号-1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4.1)  |  

湘公网安备 43060202000137号

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